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為考生整理出2016年注冊會計師預習階段預習要點,以幫助考生提升預習階段學習效率,考生可根據北京注協培訓網為考生制定的預習計劃表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201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預習計劃表>>
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二節 法律關系
一、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特征
1、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產生的,以主體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為內容表現的社會關系。
2、法律關系的特征:
?。?)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的社會關系
二、法律關系的基本構成
法律關系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部分構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構成法律關系。
要素 |
含義 |
具體種類 |
主體 |
是指參加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
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 |
內容 |
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
權利如繼承權、財產所有權;義務如納稅、服兵役 |
客體 |
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
(1)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觀實體。它可以是自然物,如森林、土地,也可以是人的勞動創造物,如建筑物、機器、各種產品。 (2)行為。一定的行為結果可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如旅客運輸合同的客體是運送旅客的行為。 (3)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組織的姓名或名稱,公民的肖像、名譽、尊嚴,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4)智力成果。如文學藝術作品、科學著作、科學發明等。 |
【注意】
1、公民和法人要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必須具備權利能力,即具有法律關系主體構成的資格。
2、法律關系主體要自己參與法律活動,必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行為能力是指權利主體能夠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能力。行為能力必須以權利能力為前提,無權利能力就談不上行為能力。
3、對自然人來講,有權利能力不一定有行為能力。自然人分為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三種:
完全行為能力人 |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
限制行為能力人 |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無行為能力人 |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
三、法律關系的變動原因——法律事實
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根據不同的標準,法律事實可以分為兩類:事件和人的行為。
?。ㄒ唬┦录侵概c當事人意志無關,但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
1、人的出生與死亡
2、自然災害與意外事件
3、時間的經過
?。ǘ┤说男袨?/p>
人的行為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活動。
1、法律行為,即以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為要素的行為。
2、事實行為,即是與表達法律效果、特定精神內容無關的行為。如創作行為、侵權行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