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為考生整理出2016年注冊會計師預習階段預習要點,以幫助考生提升預習階段學習效率,考生可根據北京注協培訓網為考生指定的預習計劃表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201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預習計劃表>>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節 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一、財務報告目標
財務報告目標是指企業編制財務報告提供會計信息的目的。財務報告目標從傳統上來講有兩種觀點:一是財務報告目標的受托責任觀;二是財務報告目標的決策有用觀。
我國基本準則明確了財務報告的目標,規定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我國對財務報告目標的界定,兼顧了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
基本準則規定,財務報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要是企業財務報告編制的首要出發點。
二、會計基本假設
(一)會計主體
概念:會計主體,是指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1、區分不同會計主體之間的交易或者事項:只有影響企業本身經濟利益的各項交易或事項才能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
2、區分會計主體的交易或者事項與會計主體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項:企業所有者的經濟業務屬于所有者主體發生的,不應納入企業會計核算的范圍。
3、區分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二)持續經營
概念: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意義:只有設定企業是持續經營的,才能進行正常的會計處理。
應用:采用歷史成本計價,在歷史成本基礎上計提折舊等。
(三)會計分期
概念:將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期間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會計核算應劃分會計期間,便于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
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月度、季度、半年度)
意義:分段提供會計信息,實時反映和監督企業資金運動。
應用: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區分;應收、應付、預收、預付、折舊、遞延、待攤等會計方法的依據。
(四)貨幣計量
概念: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原因:貨幣標準具有最大限度的無差別性和統一性。
缺陷:某些對于使用者決策也很重要的信息往往難以用貨幣來計量
彌補:補充披露有關非財務信息
三、 會計基礎
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權責發生制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