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冊會計師戰略考試重點56: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則
2015-08-25 10:33:31
作者:北京注協培訓網 墨菲
[摘要]【注冊會計師考點聚焦】是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為參與2015年度注冊會計師各科目考試的考生準備的備考大餐,小編將每天為考生整理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每門一篇,一共6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科目核心考點: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則。
(1)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 |
一般涉及股東(大)會、董事(大)會、監事會和管理層。
公司組織的設計應使董事會能夠為企業提供戰略指導,并對管理層進行有效的監督,明確董事會成員和高級管理層各自的作用和責任,以促進董事會和管理層對于公司及其股東承擔責任,并確保權力的平衡,避免個人權力不受約束。 |
(2)明確董事會的角色和責任; |
設計一個有效率、規模適當和信守承諾的董事會可以使其充分履行職責和義務。 |
(3)提倡正直及道德行為; |
企業可建立一套行為守則,以指導董事、首席執行官(或相應職務)、首席財務官(或相應職務)及任何其他關鍵管理人員的行為。
企業還可以披露董事、經理和員工對公司證券進行交易的政策。目的是防止擁有內幕信息的人員,包括董事、首席執行官(或相應職位)、首席財務官(或相應職位)、工作人員等利用擁有內幕信息對公司證券進行交易。 |
(4)維護財務報告的誠信及外部審計的獨立性; |
企業應要求首席執行官(或相應職位)和首席財務官(或相應職位),以書面形式向董事會報告,企業的財務報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有關的會計準則真實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企業應該設置一個獨立的結構以核實和維護企業財務報告的誠信。該結構應當包括負責審查和審計的審計委員會和一個能夠確保外部審計師獨立性和勝任能力的程序。
審計委員會應審查企業財務報告的誠信和監督外部審計師的獨立性。審計委員會應當向董事會報告。報告應包括有關委員會的作用和責任的事項,包括評估外部報告和評估支持外部報告的管理程序,挑選、任命和輪換外部審計師的程序,對聘用和解聘外部審計師的建議,對外部審計師的表現和獨立性的評估以及審計委員會是否對由外部審計師提供的非審計服務的獨立性感到滿意,對業績和內部審計客觀性的評估,對風險管理、內部遵循情況和控制系統的審查結果。 |
(5)及時披露信息和提高透明度; |
|
(6)鼓勵建立內部審計部門; |
審計委員會應當向董事會就任免內部審計管理人員提供建議。內部審計部門應獨立于外部審計師。
內部審計部門應和管理層進行必要溝通,并具有從管理層獲得信息和解釋的權利。審計委員會應具有監督內部審計范圍的權利和在管理層不在場的情況下了解內部審計職能的權利。為了提高內部審計部門的客觀性和業績,內部審計部門應該直接向董事會或者審計委員如負責。 |
(7)尊重股東的權利; |
|
(8)確認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
|
(9)鼓勵提升業績; |
董事會和主要管理人員的業績應定期通過可計量和定性的指標進行審查。提名委員會應負責評估董事會的業績。
企業應實施崗前培訓計劃,讓新的董事會成員盡早充分參與決策。崗前培訓計劃中應當使董事了解有關公司的財務、戰略、業務和風險管理立場,他們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以及各個董事委員會的作用。提名委員會應負責確保有效的崗前培訓,并應定期審查其有效性。 |
(10)公平的薪酬和責任 |
企業應保證薪酬具有充分合理的水平和結構,以及其同公司和個人績效的關系。
披露企業的薪酬政策,以使投資者了解:(1)這些政策的成本和收益;(2)董事和主要管理人員的薪酬同企業業績之間的關系。 |
編輯推薦:2015年注冊會計師備考“每日一練”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015注會考試《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核心必考點解密
責任編輯: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