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夏天,這個本該屬于溫暖與陽光、鮮花與綠草的季節,無數的綜合考生還在為成為中國注冊會計師的一員而努力奮斗著,很榮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員。作為一名綜合考生,懷揣著通過專業階段的欣喜,同時也呈現著面對綜合考試的焦慮。為了應對這樣復雜的心情,也為了彌補備考綜合階段的機會成本(外面天氣這么好,多么適合旅游啊,哎!),我開始總結專題,以便使自己的收益能夠超越成本(一定要通過綜合噢!)。最開始我只是將各個專題發表在我個人的QQ空間與微博上,隨著考友的關注越來越多,大家反響與認可的逐漸提高,各個專題也開始被北注協培訓網轉載,進而使我的專題總結有幸在更大的范圍內得以傳播。我在專題中所展現的核心思路是: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圍繞綜合階段考試出題的方式(即分成上冊與下冊),將相關聯的知識點總結在一起,打破不同學科的界限,以便以較短的備考時間、較高的學習效率通過綜合階段的考試。
鑒于大家對于各個專題以及我本人的關注與興趣,我更加覺得自己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各個專題的順序、內容與結構等。正是出于大家的強烈需求,我認為自己更需要力爭完美,更加系統地梳理不同的知識模塊,在知識點的取舍與編排上不斷錘煉,以適應2015年新的教材變化與新大綱的調整。當然,英語考核方式的變動(由必答題變為選答題)無論對于我還是備考的綜合考生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好(終于不用背單詞了,哈哈!)。綜合上述原因,我最終決定以書的形式將專題的內容呈現給讀者,希望能夠為大家順利通過綜合考試貢獻綿薄之力。
綜合階段的考試十分強調對于專業階段知識和理論的實務應用能力,因此在考核方式上靈活性逐年增強。大家在備考復習過程中,應盡量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這種聯想既可以有效地建立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同時也可以幫助大家理解并記憶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會提升我們的實務工作能力。例如,在投融資領域對于資本成本的考慮,在IPO項目中,對于相關法律條件、法律程序的考慮,以及在企業合并業務中,對于相關會計、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所得稅以及法務處理的考慮等。作為曾經也是綜合考生的我非常理解大家在復習備考中的困惑。下面的問題相信也是很多考生的困惑與疑問(快看看自己有木有?):綜合階段怎么復習?一科一科看嗎?六科教材那么厚,看不完怎么辦?為什么我看完后面忘了前面,最后復習完還是沒記住?專業階段的課還用不用聽?合并那里要不要那么糾結?審計程序都是靠死記硬背嗎?答題的時候,怎么才能說到得分點上?答題有沒有標準的模式可以遵循?本書的寫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本書另一特色在于:對于較為重要的知識點配合了相應的二維碼,讀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相應的增值服務。更多關于本書內容與使用方法的介紹,讀者可以參考后面的“使用指南”。
本書不是也并不打算成為一本傳統的注會輔導教材,而是試圖對綜合階段的考試以一種新的方式加以詮釋。它的真正作用在于提出一個對于讀者備考有意義和對于通過綜合考試有幫助的思考方式與總結模式。因此,我想對于本書意義和有用性的檢驗并不在于它能否涵蓋全部的考點,它顯然做不到這一點,而在于能否真正幫助綜合考生以更為高效、輕松的方式通過綜合階段的考試。我相信讀者一定會給我答案,無論這個答案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會鞭策我更好地完成本書及以后版本的修訂工作。
本書的出版離不開整個“注會更Easy”團隊對我的支持,當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感謝張敬富老師對我編寫本書的悉心指導,這使我受益匪淺,感謝劉崢、王立立等對本書內容與形式提出的寶貴建議,同時也感謝出版社對本書的大力支持。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與幫助,這本書的出版是不可想象的。
注會的彼岸依稀出現在眼前,曾經的感動與付出承載著我們的夢想與希望;無論巨浪如何敲打著我們記憶中的風帆,我們已然踏浪而過;無論此岸的風景如何蠱惑我們為夢想前行的心靈,我們依舊淡然一笑;而今天,當彼岸前最后巨浪到來的時刻,我們怎能放棄,又怎能畏懼!愿本書成為你最堅定的后盾,帶你乘風破浪直至勝利的彼岸!
趙 子 萌
2015年4月于北京大學
2020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網絡輔導課程馬上去選課>> | |||
班?次 | 課程特色 | 價格 | 購買 |
全程普及班 | 夯基礎 穩扎穩打 | 420元/科/年 | 購買>> |
高效無憂班 | 跟上節奏 報考無憂 | 720元/科/年 | 購買>> |
專業經典班 | 經典1對1個性化輔導 | 3600元/科 | 購買>> |
高效無憂班(3年6科) | 3年6科連報 90%的考生選擇 | 3980元 | 購買>> |
全程普及班(3年6科) | 3年6科連報 90%的考生選擇 | 2200元 |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