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的最后關鍵時段,一般在現在這個時段,是注冊會計師考生補缺補差的最重要的時刻,也是最后的時刻,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為各位注會考生準備了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點聚焦】,它涵蓋了注會考試六科大部分重點知識點,本篇為財務成本管理科目核心考點。
【知識點21】有發行費用時債券資本成本的計算
發行債券和股票需要發行費用,計算資本成本應當考慮發行費用。 | |
有發行費用時債券資本成本的計算 | 在估計債務成本時考慮發行費用,則需要將其從籌資額中扣除。此時 , 債務的稅前成本Kd應使下式成立: 稅后債務成本Kdt=Kd×(1-T) 其中:P是債券價格;M是債券面值;F是發行費用率 ; n是債券的到期時間;T是公司的所得稅稅率;I是每年的利息數量;Kd是經發行成本調整后的債務稅前成本。 【例】ABC公司擬發行30年期的債券,面值1000元,利率10%(按年付息),所得稅率25%,發行費用率為面值的1%。 【答案】將數據帶入上述公式:
Kd=10.11% 稅后債務成本Kdt=10.11%×(1-25%)=7.6% 如果不考慮發行費用,稅后債務成本為: Kdt=I×(1-T)=10%×(1-25%)=7.5% 調整前后的債務成本差別不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必要進行發行費用的調整。實際上,除非發行成本很大,很少有人花大量時間進行發行費用的調整。 如果發行費用率比較大,在計算加權平均成本時,需要考慮發行費用的債務應與沒有發行費用的債務分開,分別計量它們的成本和權重。 |
有發行費用時普通股資本成本的計算 | 新發行普通股的成本,也被稱為外部股權成本。新發行普通股會發生發行成本,所以它比留存收益進行再投資的內部股權成本要高一些。 如果將籌資費用考慮在內,新發普通股成本的計算公式則為: 式中:F——發行費用率。 【提示】留存收益成本與普通股成本的差異:留存收益成本不考慮籌資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