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2016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科目較難,讓考生措手不及,紛紛失利。在今后的的學習中,我們需要從知識體系入手,先建立框架,在進行細節的把握,即可以較好地應對考試。先了解考查的形式,然后在對知識點進行不同的處理。財務管理這章內容有許多的公式,在這里我給大家進行了整理,從歷年考試情況來看,本知識點的內容非常重要,為每年必考內容,多在客觀題和主觀題形式考查,考生應當全面掌握公式。
二、知識點
(一)比率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非流動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各種應收款)/流動負債 (4)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6)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營運資本/流動資產 |
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
(1)資產負債率=(總負責÷總資產)×100% (2)產權比率=總負責÷股東權益 (3)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 (4)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00% (5)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6)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活動流量凈額÷利息費用 (7)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100% |
營運能力比率 |
(1)某項目的周轉次數=周轉額(一般為“銷售收入”)÷某項目金額 (2)某資產周轉天數=365÷某項目周轉次數 (3)某項目與收入比=某項目金額÷銷售收入 【提示】:營運能力比率 ①應收賬款周轉率; ②存貨周轉率; ③流動資產周轉率; ④營運資本周轉率; ⑤非流動資產周轉率; ⑥總資產周轉率 【注意】:在計算和使用存貨周轉率時,使用“銷售收入”還是“銷售成本” ①在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中,為了評估資產的變現能力需要計量存貨轉換為現金的金額和時間,應采用“銷售收入”; ②如果是為了評估存貨管理的業績,應當使用“銷售成本”計算存貨周轉率。 |
盈利能力比率 |
(1)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2)總資產凈利率=凈利潤÷總資產 (3)權益凈利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
市價比率 |
(1)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2)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3)市銷率=每股市價÷每股銷售收入 |
傳統杜邦分析體系 |
權益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 |
改進財務分析體系 |
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提示】: 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銷售稅后經營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 |
(二)影響因素
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 |
增強因素 |
①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不反映在財務報表中,但在董事會決議中披露; |
降低因素 |
①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如果它的數額較大并且可能發生,就應在評價償債能力時給予關注; |
|
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 |
(1)長期租賃 如果企業經常發生經營租賃業務,應考慮租賃費用對償債能力的影響。 (2)債務擔保 擔保項目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涉及企業的長期負債,有的涉及企業的流動負債。在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應根據有關資料判斷擔保責任帶來的潛在長期負債問題。 (3)未決訴訟 未決訴訟一旦判決敗訴,便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在評價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要考慮其潛在影響。 |
|
傳統杜邦分析體系的局限性 |
(1)計算總資產凈利率的“總資產”與“凈利潤”不匹配; (2)沒有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 (3)沒有區分金融負債與經營負債 |
要點提示:
1、考試題型多在客觀題和主觀題形式考查,考生應當全面掌握公式。
2、財務管理這章內容有許多的公式,切勿生搬硬套。
本文是北京注協培訓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北京注協培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