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抵銷分錄是學習合并報表的基礎,也許剛開始學習你會不明白為什么這么處理,但是熟練之后發現這些分錄都是有規律可尋的。為什么要做抵銷分錄呢?可以用大白話來理解:在原來母公司和子公司發生交易時,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各自都需要做各自的處理,但是合并報表中,他們屬于一家人,所以原來的的處理才需要抵銷掉。以下的抵銷分錄,沒有理由,必須要會哦。
1、對子公司財務報表調整,這個不屬于抵銷分錄是調整分錄,因為子公司的賬面和公允不一致,所以需要調整,考慮所得稅的調整分錄如下:
借:存貨
固定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評估減值確認的)
貸:應收賬款
遞延所得稅負債(評估增值確認的)
資本公積(差額)
期末的處理,借:營業成本(存貨已經銷售)
管理費用(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折舊與攤銷)
應收賬款
貸: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無形資產(攤銷)
存貨
資產減值損失(壞賬已核銷)
所得稅的處理別忘記: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所得稅費用(或借)
2、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調整為權益法
一定要注意對凈利潤的調整:只考慮投資時點的增值,不考慮內部交易,這個規定僅限于這里。這里的四筆分錄要牢記:
第一筆,調整凈利潤: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第二筆,分配現金股利: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
第三筆,對于子公司其他綜合收益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其他綜合收益
第四筆:對于子公司除凈損益、分配股利、其他綜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資本公積
3、長投與所有者權益的抵銷
這個抵銷分錄的來源要清楚,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對母公司來說形成的是長期股權投資,對子公司而言形成實收資本(所有者權益),但是從合并報表的角度來講,他們屬于一家人,所以要將這兩部分抵銷。
借:股本
資本公積(期初數+評估增值)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期初數+本期提取)
未分配利潤—年末(期初數+調整后凈利潤-提取盈余公積-分配股利)
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4、母公司的投資收益與子公司利潤分配的抵銷
借:投資收益(調整后的凈利潤×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損益
年初未分配利潤
貸:提取盈余公積(本期計提的金額)
向股東分配利潤(本期分配的股利)
年末未分配利潤
5、為實現內部銷售利潤的抵銷
(1)借:營業收入
貸:營業成本
存貨(未實現的部分)
注意:如果將存貨銷售過去作為固定資產的,這里的存貨替換為固定資產。同時將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予以抵銷,借:固定資產,貸:管理費用。如果本身為固定資產的,那么是借:營業外收入,貸:固定資產。
(2)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存貨貸方-借方)*所得稅稅率
貸:所得稅費用
(3)轉回計提的減值準備
借:存貨—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注意:第二年的分錄要重新再來一次,涉及損益的,換為年初未分配利潤。
6、母公司與子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抵銷(以無形資產換入存貨為例)
借:營業外收入
營業收入
貸:無形資產
營業成本
存貨
同時,無形資產計提的攤銷要抵銷。
7、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
理解:一方的應收構成另一方的應付,但是在合并報表中他們是“一家人”,所以要抵銷應收和應付。
三筆分錄:
第一、借:應付賬款(含增值稅的金額)
貸:應收賬款
第二、借:應收賬款
貸: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抵銷)
第三、借:所得稅費用(涉及的遞延所得稅抵銷)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第二年重新來一遍,涉及損益的,換為年初未分配利潤。
8、債券投資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抵銷
理解:一方購進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另一方作為應付債券,所以從合并的角度要抵銷,同樣三筆抵銷分錄,如果這部分有些糊涂,趕緊往前復習持有至到期投資與應付債券個別報表的處理,所以說合并為什么難,就是因為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點做鋪墊,基礎很重要。
第一筆、借:應付債券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二筆、借:投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第三筆、借:應付利息
貸:應收利息。
2016注會會計核心考點:合并報表系列專題(一) 專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