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
①一般比傳統變量抽樣更易于使用 |
②可以如同大海撈針一樣發現極少量的大額錯報 |
|
③樣本規模無須考慮被審計金額的預計變異性 |
|
④項目被選取的概率與其貨幣金額大小成比例,因而生成的樣本自動分層 |
|
⑤如果預計錯報不存在或很小,樣本規模通常比傳統變量抽樣方法更小 |
|
⑥樣本更容易設計,且可在能夠獲得完整的總體之前開始選取樣本 |
|
缺點 |
①要求總體每一實物單元的錯報金額不能超出其賬面金額 |
②被低估的實物單元被選取的概率更低 |
|
③對零余額或負余額的選取需要在設計時特別考慮 |
|
④當總體錯報數量增加時,所需的樣本規模也會增加 |
|
⑤當發現錯報時,如果風險水平一定,在評價樣本時可能高估抽樣風險的影響,從而導致注冊會計師更可能拒絕一個可接受的總體賬面金額 |
|
⑥通常需要逐個累計總體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