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目標
考生應當根據本科目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的要求,理解、掌握或運用下列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解決實務問題。
1.財務管理原理,包括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財務報表分析、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價值評估基礎,以及資本成本;
2.價值評估與資本預算,包括股票和債券價值評估、期權價值評估、企業價值評估,以及資本預算;
3.資本結構與長期籌資,包括資本結構、股利分配、普通股和長期債務籌資,以及混合籌資與租賃;
4.成本計算,包括產品成本計算、標準成本計算和作業成本計算;
5.本量利分析與短期預算;
6.營運資本,包括營運資本投資和營運資本籌資;
7.業績計量及評價,包括內部業績評價和企業業績評價。
考試內容與能力等級
一、財務管理原理
(一)財務管理基本原理
1.財務管理的職能與組織
(1)財務管理的基本職能 1
(2)財務管理的組織架構 1
2.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利益相關者的要求
(1)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1
(2)利益相關者的要求 1
3.財務管理的核心概念
(1)現金、現金流 2
(2)現值、折現率 2
(3)資本成本 2
4.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
(1)現金流量理論 2
(2)價值評估理論 2
(3)投資組合理論 2
(4)資本結構理論 2
5.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
(1)競爭環境的原則 2
(2)價值創造的原則 2
(3)財務交易的原則 2
6.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
(1)金融工具的類型 2
(2)金融市場的種類 2
(3)金融市場的參與者 2
(4)金融中介機構 2
(二)財務報表分析
1.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與方法
(1)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 1
(2)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 1
2.財務比率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2
(2)營運能力分析 2
(3)盈利能力分析 2
(4)杜邦分析體系 2
3.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 3
(三)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
1.長期計劃
(1)長期計劃的內容 1
(2)長期計劃的步驟 1
2.財務預測
(1)財務預測的目的和意義 2
(2)財務預測的步驟 2
(3)銷售比率預測法 2
(4)財務預測的其他方法 2
3.增長率與資本需求的測算
(1)內含增長率的測算 3
(2)可持續增長率的測算 3
(3)外部資本需求的測算 3
(四)價值評估基礎
1.貨幣的時間價值
(1)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 2
(2)復利終值和現值 2
(3)年金終值和現值 2
2.風險與報酬
(1)風險的含義 3
(2)單項投資的風險與報酬 3
(3)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報酬 3
(4)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3
(五)資本成本
1.資本成本的構成和用途
(1)資本成本的概念 2
(2)資本成本的構成 2
(3)資本成本的用途 2
2.債務資本成本的估計
(1)債務資本成本的因素 2
(2)債務資本成本的估計方法 2
3.權益資本成本的估計
(1)普通股資本成本的估計 2
(2)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的估計 2
4.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
(1)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意義 2
(2)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方法 2
(3)有發行費用時資本成本的計算 2
(4)資本成本變動的影響因素 2
二、價值評估與資本預算
(一)債券、股票價值評估
1.債券價值評估
(1)債券的類型 2
(2)債券的價值因素 2
(3)債券價值的評估方法 2
(4)債券的到期收益率 2
2.普通股價值評估
(1)普通股價值的評估方法 3
(2)普通股的期望報酬率 3
3.優先股價值評估
(1)優先股的特殊性 2
(2)優先股價值的評估方法 2
(二)期權價值評估
1.期權的概念和類型
(1)期權的概念 1
(2)期權的類型 1
(3)期權的投資策略 1
2.金融期權價值評估
(1)金融期權的價值因素 3
(2)金融期權價值的評估方法 3
(三)企業價值評估
1.企業價值評估的目的和對象
(1)企業價值評估的目的 1
(2)企業價值評估的對象 1
2.企業價值評估方法
(1)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3
(2)相對價值評估方法 3
(四)資本預算
1.項目的類型和評價過程
(1)項目的類型 1
(2)項目的評價過程 1
(3)項目的評價方法 1
2.投資項目的評價方法
(1)投資回收期法 3
(2)內含收益率法 3
(3)凈現值法 3
3.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
(1)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構成 3
(2)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方法 3
4.投資項目的風險衡量與敏感性分析
(1)投資項目的風險衡量 3
(2)投資項目的敏感性分析 3
三、資本結構與長期籌資
(一)資本結構
1.資本市場效率
(1)有效市場效率的意義 2
(2)有效市場效率的區分 2
2.杠桿系數的衡量
(1)經營杠桿系數的衡量 2
(2)財務杠桿系數的衡量 2
(3)聯合杠桿系數的衡量 2
3.資本結構理論
(1)資本結構的MM理論 2
(2)資本結構的其他理論 2
4.資本結構決策分析
(1)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 2
(2)資本結構的決策分析方法 2
(二)股利分配
1.利潤分配的項目和順序
(1)利潤分配的原則 1
(2)利潤分配的項目 1
(3)利潤分配的順序 1
2.股利種類與支付程序
(1)股利的種類 2
(2)股利的支付程序 2
3.股利政策與股利分配方案
(1)股利理論 2
(2)股利政策類型 2
(3)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應考慮的因素 2
(4)股利分配方案 2
4.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
(1)股票股利 2
(2)股票分割 2
(3)股票回購 2
(三)普通股和長期債務籌資
1.普通股籌資
(1)普通股籌資的特點 2
(2)普通股的首次發行 2
(3)股權再融資 2
2.長期債務籌資
(1)長期債務籌資的特點 2
(2)長期借款籌資 2
(3)長期債券籌資 2
(四)混合籌資與租賃
1.混合籌資
(1)優先股籌資 2
(2)認股權證籌資 2
(3)可轉換債券籌資 2
2.租賃
(1)租賃的主要概念 3
(2)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 3
(3)租賃的稅務處理 3
(4)租賃的決策分析 3
(5)租賃存在的原因 3
四、成本計算
(一)產品成本計算
1.產品成本計算概述
(1)產品成本的概念 2
(2)產品成本的分類 2
(3)產品成本計算的目的和要求 2
(4)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步驟 2
(5)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類型 2
2.產品成本的歸集和分配
(1)直接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2
(2)間接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2
(3)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 2
3.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1)品種法的特點 3
(2)品種法下產品成本的計算 3
4.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1)分批法的特點 3
(2)分批法下產品成本的計算 3
5.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1)分步法的特點 2
(2)逐步結轉分步法 2
(3)平行結轉分步法 2
(二)標準成本計算
1.標準成本的種類和制定
(1)標準成本的概念 3
(2)標準成本的種類 3
(3)標準成本的制定 3
2.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
(1)變動成本的差異分析 3
(2)固定制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3
(三)作業成本計算
1.作業成本法的概念與特點
(1)作業成本法的含義 2
(2)作業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2
(3)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 2
2.作業成本的計算方法
(1)作業成本系統的設計步驟 3
(2)作業成本的計算方法 3
(3)作業成本法的優點和局限性 3
五、本量利分析與短期預算
(一)本量利分析
1.成本性態分析
(1)成本按性態分類 2
(2)成本估計 2
2.成本、數量和利潤分析
(1)成本、數量和利潤的關系 3
(2)盈虧臨界分析 3
(3)敏感性分析 3
(二)短期預算
1.全面預算概述
(1)全面預算的內容 1
(2)全面預算的作用 1
(3)全面預算的編制程序 1
2.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
(1)增量預算法與零基預算法 2
(2)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 2
(3)定期預算法與滾動預算法 2
3.營業預算的編制
(1)銷售預算 2
(2)生產預算 2
(3)直接材料預算 2
(4)直接人工預算 2
(5)制造費用預算 2
(6)產品成本預算 2
(7)銷售及管理費用預算 2
4.財務預算的編制
(1)現金預算 3
(2)利潤表預算 3
(3)資產負債表預算 3
六、營運資本
(一)營運資本投資
1.營運資本投資策略
(1)適中型投資策略 2
(2)保守型投資策略 2
(3)激進型投資策略 2
2.現金和有價證券管理
(1)現金管理的目標 2
(2)現金收支管理 2
(3)最佳現金持有量分析 2
3.應收賬款管理
(1)應收賬款管理的目標 2
(2)信用政策的制定 2
(3)應收賬款的收賬 2
4.存貨管理
(1)存貨管理的目標 3
(2)儲存存貨的成本 3
(3)存貨經濟批量分析 3
(二)營運資本籌資
1.營運資本籌資策略
(1)適中型籌資策略 2
(2)保守型籌資策略 2
(3)激進型籌資策略 2
2.短期債務籌資
(1)短期債務籌資的特點 2
(2)商業信用籌資 2
(3)短期借款籌資 2
七、業績計量及評價
(一)內部業績評價
1.成本中心的業績評價 2
2.利潤中心的業績評價 2
3.投資中心的業績評價 3
4.內部業績報告與考核 1
(二)企業業績評價
1.經濟增加值 3
2.平衡計分卡 3
參考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號,2013年12月28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3號,2013年6月29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4號,2006年8月27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2007年3月16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2007年12月6日)
6.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6號,2013年11月30日)
7.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97號,2014年3月21日)
8.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30號,2006年4月26日)
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證監會第32號,2006年5月17日)
10.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證監會令第49號,2007年8月14日)
11.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財會〔2013〕17號,2013年8月16日)
12.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國務院國資委令第30號,2012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