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的系統性很強,前后的關聯性也很大,考前學習復習什么,看書為主還是做題為主?注冊會計師《審計》哪些章節應該重點掌握?
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審計就是這樣的,只有帶著問題看書,注會《審計》教材才會越讀越有感覺,越讀越有興趣。在考前這短短的幾天,還是臨陣磨槍的好時機,復習不充分的考生要牢牢把握這幾天,看了下面的內容,很可能改變你一年的命運。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很主觀的科目,并沒有想象中背的那樣多,主要考點是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這部分在書上只是列示諸多條款,考前我們應該“做題+看書”兩者同步。
1、做題
建議掌握兩類綜合題:1.目標、認定、程序;2.審計報告。建議使用近3年的歷年真題,就看綜合題,充分掌握其做題要領,考試時知道怎么答題。
第一類題,一定要準確識別認定,寫出對應的審計程序,一般在試卷中出現的都是高估的情形,多做風險識別、風險應對、企業銷售、生產、現金那幾個循環相關的綜合題。
第二類題,幾種審計報告嚴格按照定義判斷,掌握審計報告(標準、保留、否定、無法表示意見)的要式內容。
上述兩類題型做錯的地方,一定要做標記,寫清自己出錯的原因,越細致越好,這些反復出錯的地方恰巧就是考試中反復考查的關鍵點。
2、看書
第一,可以每天看一下重點章節,對于考前速成很有成效,考前的高壓狀態會提高記憶力。
第二,發現易混的知識點后可以互相比較發現差異,易于理解。如,總體應對措施和舞弊的總體應對措施,了解內容與控制測試的區別等等,在教材關聯的地方均標記頁碼,便于給自己提個醒。
▎本文系注會更easy團隊原創作品,作者小歐。
若需引用或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