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從今天開始和大家一起分享有關《審計》科目第四章的學習筆記,第四章是第一篇中最難的一章,大家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二、本章學習方法
本章屬于審計的基礎理論知識,在考試中屬于比較重要章節,主要內容是審計抽樣的原理及審計抽樣在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中的應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總結一下吧。
1.預習
建議大家還是先看一下老師的講義為好,或者看看徐永濤老師的這個思維導圖:
看完這個圖,很顯然這章有四個考點,想知道考點怎么考,怎么學,聽了課程就知道了。
2.聽課
本章學習建議以聽課為主,尤其是計算題部分,要聽懂,按照老師的思路去學習效果會好一點。
3.關于本章的學習
在本章的學習中,不必糾結于公式是怎么得出來的,為什么會這樣計算,比如風險系數和保證系數代表什么含義,其實沒有必要去深究,只要記住公式會計算會運用就可以了。
由于這章是審計理論中比較難的一章,剛開始看書,由于陌生,肯定會遇到一些不理解、不懂的問題,自學過程中也不知道向誰請教,在這種情況下索性快速認真閱讀全書,盡最大努力理解教材內容,注意進度,不要停下來,等到把其他章節的內容也看完之后,把相關章節聯系起來理解,大家可能就會發現,剛開始弄不明白的問題,學到后面就自然而然明白了。比如這章中的對重復抽樣的理解,等學完本章的知識之后,您會發現原來還挺簡單的,我的理解如下:
(1)重復抽取的項目,如果單獨進行測試的話,此時就屬于針對抽出來單獨測試的進行百分之百的測試,此時就不用這個推斷總體錯報了,發現了多少錯報,就在最后加上多少的錯報即可。
(2)如果重復抽取的項目,不進行單獨測試的話,此時還適用于抽樣的原理,還是需要推斷總體錯報的,而且同時,如果發現錯報的話,在評價樣本結果時,重復出現了幾次,就算幾次錯報。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看教材有困難,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一邊聽課一邊看教材,即先看一遍教材做預習,留心自己沒理解、不懂的地方,接著聽課,特別注意聽自己在預習中弄不懂的地方,聽完課之后再看一遍教材相關章節,這樣做可能進度一般般,但效率和效果會非常好。大家可以試試看呢。
4.做題
審計教材這章有一些例題,是我們學習中很好的參考資料,老師上課的時候對于書上的例題和真題是肯定會講授的,所以我們可以參考老師的講義上的例題和歷年的真題,參考完以后就需要做題檢驗的是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該知識點,學完一章必須做完一章,錯題需要及時鞏固。認真聽課、看書,掌握各知識點、考點,在此基礎上多做練習,訓練做題方法和技巧,那么,大家在考試中就會更順利了。
5.復習與總結
審計的第一篇學習已經過半,在學習、復習和備考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記憶的知識點非常多,大家常常會感到記憶困難,記不住,往往是記了后面忘了前面。對于怎樣更好地記憶注會考試眾多知識點,有一個比較實用的學習方法,就是反復加強記憶,不厭其煩地反復看、反復記憶,直到理解并記住這些知識點。
在復習備考過程中幾乎不存在技巧,只能靠自己在學習、復習過程中實實在在地付出300%的努力。這樣才會在考場時戰勝自己,戰勝他人,大家一起加油!
特別推薦:[學渣福利]2015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學習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