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從今天開始和大家一起分享有關《審計》科目第三章的學習筆記,第三章相對于前面兩章要簡單一些,大家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二、本章學習方法
本章是審計理論的基礎知識,主要以概念性的內容為主,包括審計證據的性質以及獲取審計證據的審計程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總結一下吧。
1.預習
建議大家還是先看一下老師的講義為好,本章主要包括4個方面:審計證據的性質、獲取審計證據的審計程序、函證、分析程序。明白需要學習什么之后,接下來就開始學習了。
2.聽課
本章學習建議以聽課為主,尤其是函證和分析程序,(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實質性程序)和(檢查、觀察、詢問、重新執行、重新計算、函證、分析程序)的關系需要在聽課的時候搞清楚。
3.關于本章的學習
關于上面的關系,需要在本章學習的時候需要弄清楚。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復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這些都可以理解為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時所使用的手段,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風險評估時采用風險評估程序,在進行風險應對時采用控制測試程序和實質性程序,而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復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這些審計手段可以組合運用到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程序、實質性程序當中。在審計業務中的具體應用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在對應收賬款進行實質性程序時,可以進行函證,或者分析程序,在進行控制測試時可以進行重新執行、觀察、檢查、詢問等。注冊會計師需要根據職業判斷對審計的手段進行靈活綜合運用。
在本章學習的時候,可能還會遇到關于分析程序中預期關系的理解,所謂預期關系是指的兩個數據或者多個數據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聯系,比如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再比如銷售毛利率與銷售收入以及銷售成本。比如,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上期已審財務報表顯示出來的財務數據計算的毛利率為10%,在本年審計業務中,被審計單位和上年相比所在所有重大方面均未發生重大變化,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毛利率在這兩個年度中具有一定的預期關系,即應當不會發生較大波動,如果通過本年未審財務報表的財務數據計算出來的毛利率為20%,那么實際上就相當于超出了這種預期關系。再比如職工人數與工資總額之間有穩定的可預期關系,注冊會計師經過檢查后發現被審計單位一共有員工100明,其中工人80名,其他管理人員、銷售人員等共計20名,現在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應付職工薪酬項目執行分析程序,將近5年的相關財務資料進行分析,由于職工人數與工資總額之間有穩定的可預期關系,因此注冊會計師在確定應付職工薪酬項目的金額時,相關的預期值是準確的,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分析程序并進行相應結果的分析時,所提供的審計證據的保證程度就要高。
要特別注意一下,函證部分本年有新加的內容,這部分需要大家重點去關注一下。
4.做題
審計教材這章沒有例題,所以我們只能參考老師的講義上的例題和歷年的真題,參考完以后就需要做題檢驗的是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該知識點,學完一章必須做完一章,錯題需要及時鞏固。
5.復習與總結
一章復習完,不要忘記總結,大家可以自己總結一下。動手一遍強于看書三遍。
學習的時候需要靜心,不把心靜下來,沉下來,任何牛X的事情都與你無關,學習審計就需要慢慢的靜心學習。一段時間之后,您會發現,其實審計真的不難。
特別推薦:[學渣福利]2015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學習筆記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