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重要性水利是審計考試中的一個比較難理解的地方,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數量表示,是一個臨界點,在審計中其表現形式是金額額度,下面以一個考題案例來說明。
二、考題舉例及解析
【考題舉例】
資料(一)
A公司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鋼鐵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母公司為P公司。
A公司為紅星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紅星會計師事務所委派注冊會計師甲擔任A公司20×2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項目合伙人,并委派注冊會計師乙擔任審計項目組負責人。
A公司于20×2年12月31日擁有B公司、C公司、D公司和E公司等若干被投資企業,上述被投資企業有關情況摘錄如下:
A公司持股比例 |
||||
公司名稱 |
20×l年12月31日 |
20×2年12月31日 |
主要業務 |
注釋 |
B公司 |
100% |
100% |
鋼鐵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
(1) |
C公司 |
0 |
100% |
鐵礦石的采購和銷售 |
(2) |
D公司 |
不適用- |
100% |
鋼鐵產品的貿易 |
(3) |
E公司 |
100% |
60% |
設備維修服務 |
(4) |
(1)B公司的注冊地為某西部城市,自20×1年起十年內享受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適用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B公司是當地政府重點扶持企業,于20×2年收到多項政府補助及扶持資金。
(2)C公司原為P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B公司的主要供應商之一,B公司的主要原材料鐵礦石有約35%從C公司購入。C公司對原有ERP系統進行升級,并自20×2年1月1日起采用升級版的ERP系統,所有主要管理職能和業務流程均通過升級后的ERP系統進行,ERP系統通過處理各類交易記錄自動生成財務報表。20×2年1月末,為整合集團產業鏈,以增強市場競爭力,A公司購入P公司所持有C公司的全部股權,自此C公司成為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3)D公司是A公司于20×2年1月以現金出資設立的子公司,實收資本為2000萬元。20×2年下半年起,D公司開展若干鋼鐵產品品種的期貨交易。
(4)E公司是A公司于20×1年以現金出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實收資本為2000萬元。20×2年12月31日,A公司將其所持E公司的40%股權轉讓給Z公司(非關聯公司)。
20×2年初,為了促進子公司改善業績,A公司管理層決定將子公司管理層的年終獎金與子公司的利潤總額直接掛鉤。
20×2年下半年以來,A公司的部分主要鋼材產品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市場價格持續下跌。根據行業統計數據,國內主要鋼鐵企業20×2年的營業收入普遍較20×1年下降超過15%。盡管A公司20×2年全年有所盈利,但其中20×2年下半年業績出現虧損。
由于20×2年末存在較多庫存積壓,A公司將部分存貨存放于某物流公司(非關聯公司)倉庫。
A公司20×2年度部分合并財務數據摘錄如下:
金額單位:萬元
項目 |
20×2年度(未審數) |
20×1年度(已審數) |
營業收入 |
7400000 |
8100000 |
利潤總額 |
2000 |
50000 |
項目 |
20×2年12月31日(未審數) |
20×1年12月31日(已審數) |
存貨 |
1700000 |
1000000 |
減:存貨跌價準備 |
2000 |
2000 |
流動資產 |
3000000 |
3200000 |
流動負債 |
3400000 |
2700000 |
沿用審計A公司20×1年度財務報表時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方法,將A公司20×2年度的合并利潤總額作為初步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基準。
【要求】
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逐項判斷注冊會計師乙編制的總體審計策略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如果存在不當之處,簡要說明理由,并提出改進建議。
【參考答案】
(1)沿用合并利潤總額作為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基準存在不當之處。
理由:A公司20×2年的利潤總額較20×1年出現大幅下降,已接近盈虧臨界點,因此20×2年的合并利潤總額不宜作為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基準。
改進建議:選用其他基準作為確定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基準,例如營業收入、資產總額、近幾年平均利潤總額、毛利等。
【對本題的解析】
1.根據題目表述,相關的基準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個地方不能直接沿用上年度確定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確定重要性水平的基準。比如原來的利潤是1000萬,今年的利潤只有5%,也就是50萬,對于這么大的企業,賺50萬跟不賺不賠也差不多了。所以不適宜再用利潤總額作為基準。
2.對于重要性水平的確定來說,并不是說必須要制定的較低,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針對這道題目來說,由于收入和利潤普遍下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能以此來制定較低的重要性水平,這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并不意味著被審計單位存在更多的重大錯報。
三、考題挖寶
對于總體審計策略來說,實際上屬于事務所在承接審計業務后從事務所整體角度編制的審計計劃的內容。
總體審計策略包括:審計范圍;報告目標、時間安排及所需溝通的性質;審計方向;審計資源等;就本題來說,通讀資料可以發現最顯眼的就是“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在總體審計策略中初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