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考完注會會有很輕松的心情,之前計劃的聚會逛街會興沖沖的去實現,但似乎剛剛結束注會考試的我,更愿意靜下心來,思考考試中某些方面的不足和感受,以及備考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注會考試考不過的原因首先是態度不端正,大部分人認為“太難,這個考試我還是不要去觸及,我的能力達不到”,一小部分人認為“沒有想象的那么難,以我的能力根本不是問題”。這兩種我想都沒有為注會考試的備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要樹立信心,客觀對待,注會考試并不是不可征服的奇跡,但是耐心以及持久的努力還是必不可少的。
言歸正傳,之前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在考場的這幾個小時,下面我就談談2015年我在注會考場的一些感受。
一、審計
首先說今年的審計,這門課主要考的是觀點,如果把老師要求的背下來,或許可以向高分沖刺。單選考核的就是觀點要明確,比如專家需不需要就執行的業務保密、需不需要遵守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工作底稿屬于審計工作底稿的一部分嗎?知道就可以答對。如果遇到不好判斷的,還可以使用排除法,這部分難度適中。
多選必須要對注會教材很熟悉,一定要看清題目問的是“應當使用的程序還是可以使用的程序”,這是差別很大的,如果你只知道觀點,是答不對的,這必須要求真刀真槍的背過才行,整體難度應該是屬于拔高的題型,也是拉分的題型,更是顯示你學習程度是否達標的一個題型。
簡答題全部是判斷是否恰當并說明理由,今年沒有讓默寫注會教材原文程序的,出題老師沒有難為我們,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判斷審計報告類型都是常規題型,其他幾道題也都是常規考點,當然如果學習的不熟練,也會把知識點混淆,變得似是而非,也是答不對的。
綜合題每個問之間的關聯性比往年下降,上下拉動屏幕的次數減少,在這一方面考試難度有所降低,最后一問判斷是否合理并寫出理由和改進建議,也是需要對教材相關部分的文字很熟悉,難度和簡答題相當。
如果要給這四個題型難度從低到高排個順序,依次為單選、簡答、綜合、多選。如果你覺得簡答和綜合題只是“是否恰當”答對了,加上你自己的語言解釋,就離及格線差不多了,那么可能是想法太理想了,判斷“是否恰當”只有0.25分,說明理由要答對關鍵詞,并且嚴格按照問題來回答,“說明理由”和“說明理由并且提出改進建議”,要區分清楚。對于整體難度,題目出的不偏不倚,但不是簡單,比如舞弊的風險評估程序,會計估計的風險評估程序,這些內容如果不是每一條都記牢恐怕也答不對,如果你說難,那么審計不考這些,要考什么呢。
二、財務成本管理
財務成本管理根據自己和周圍人的感受,整體難度不高,單選題加多選題半個小時就可以答完,計算量少,題干明確簡單。
單選屬于考核最基本的閱讀教材的能力,屬于白送分的題型。
多選要求每個選項都要復習到,才能答對,這部分把握不大。
五個計算題,難度適中,考核的是基本的模型及計算能力。
最后的綜合題,是屬于拉高分數的題型,分為兩個問,第一個問有思路,但計算步驟太多不能保證中間所有計算步驟全部正確,這樣最后的結果很難正確,所以這是屬于把六十分和七十分拉開的題目,而最后一問,我看了看沒有想到切實可行的簡便思路,如果按照笨辦法一步一步的計算估計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認為這是七十分以及七十分以上的分界線。總體來說,及格不會太難,但打高分太難。
三、稅法
稅法整體來說題目難度適中,出考場后的心情很澎湃,感覺一路順風順水,這可能是我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法起了作用,加上題干整體簡潔明確,所以心情很好。今年的計算題和綜合題相互關聯性非常低,十分有利于答題,這是難度降低的一種形式,稅法的難度在于細節的把握,實質上的一些教材內容需要很熟練才能作出判斷,并且要有比較強的計算能力,計算的準確性要求比較高。
以上三個科目是我考后的一些感想,分享給有相同感受的注會考生們,祝愿我們2016年都能順利通過注會考試。
2020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網絡輔導課程馬上去選課>> | |||
班?次 | 課程特色 | 價格 | 購買 |
全程普及班 | 夯基礎 穩扎穩打 | 420元/科/年 | 購買>> |
高效無憂班 | 跟上節奏 報考無憂 | 720元/科/年 | 購買>> |
專業經典班 | 經典1對1個性化輔導 | 3600元/科 | 購買>> |
高效無憂班(3年6科) | 3年6科連報 90%的考生選擇 | 3980元 | 購買>> |
全程普及班(3年6科) | 3年6科連報 90%的考生選擇 | 2200元 |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