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能夠走到注冊會計師綜合階段,大家也必定經過了千山萬水。所謂過五關斬六將,受盡各種非人痛楚,“非心性堅定者不可為也”。可是眼看革命馬上就要勝利,由于2009年注協改革,出現了綜合階段這個新事物,就剩最后這一哆嗦了,心里難免有抵觸情緒。既然不能改變,那就得積極應對。相信大家都已經過了專業階段,這點覺悟還是有的。閑話休提,下面豬豬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應對綜合階段考試的經驗。
一、為什么要設置注會綜合階段考試?是把以前的內容再重新考一遍嗎?
這個問題困惑了多數考生。比較官方的回答應該是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執業能力,也就是說注協的本意是通過設置這個考試,來提高大家進入事務所后的專業勝任能力。那么很多考生比較擔心的一個問題來了,既然是為了提高執業能力,那么這個考試是不是很偏向實踐性,沒有執業經歷的學院派會不會很吃虧啊!這里可以比較明確的告訴大家,其實是否有執業經歷和通過考試之間的相關系數不大,極其極其輕微的正相關而已。下一個問題是這個考試會怎么考呢,科目設置啊,題型啊,重點之類的!首先介紹的是這個考試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以鑒證業務為主,融合了會計、審計和稅法的知識;下卷以咨詢業務為主,融合考察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的知識。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審計中的職業道德在大綱中是單列的,可以出現在上下兩卷。
其與專業階段的命題有以下幾個最主要的不同之處:
(一)題型不同。綜合階段的考試去掉了選擇題等客觀題型,全部是計算或者簡答分析之類的主觀題型(那些靠蒙取勝的考友要注意嘍)。
(二)命題思路不同。之所以把命題思路放在最后說,是因為這點會影響到我們的復習思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簡單來說就是由專業階段比較偏重微觀和細節(諸如一些繁瑣的計算和防不勝防的陷阱)轉向偏重宏觀和實務(提出該業務的會計處理和涉稅處理)。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收入這章,在專業階段可能考察收入怎么確認,每個期間確認多少等等;而綜合階段就會考察在案例情景中,收入到底能不能確認,會計準則中收入的條件是什么(用詞要準確,且不能遺漏哦)。這個小例子給大家點感性認識。
還有一個轉變就是專業階段比較注重基礎和常規,而綜合階段的命題對各種特殊事項青睞有加。所以了,審計后半部分特殊項目以及會計中特殊的比如商譽減值啊獎勵積分啊,就會成為考試的常客。
二、別扯那些沒用的,這個考試究竟要怎么復習!
大家在專業階段都積累了自己的一套復習方法,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是到了綜合階段這里,突然發現不好使了。綜合沒有一個專門的名師,沒有權威的輔導教材,讓人無處發力,無從下手。這里,豬豬以個人角度提一個建議,僅供各位考生參考:
1、先看真題
如果怕劇透和浪費(有些考生還是想留著模擬),可以找一下13年的真題看好了。大體掃一眼,不用看答案。了解這個考試是怎么樣的。案例讀一讀,重點關注后面的問題都是怎么設置的,命題的點在哪里。腦子里有個印象,做到心中有數,免得復習偏離了方向,南轅北轍。
2、再看大綱
雖然大綱做的很扯(很多考生看著看著就覺得尼瑪這不就是六科教材的目錄嘛,而且命題好像也會偶爾超綱),但還是為我們的復習指出了一條明路。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合理保證,先把大綱的重點知識點拿下。
3、定教材,印講義,報輔導機構
這一步是充分各位主觀能動性的,大家依照自己的復習習慣選擇就好。比如教材,有些人用中華的大磚頭,覺得輕便,有些牛人覺得中華磚不全,自己時間多,經歷旺盛,就買了當年的六科專業階段教材,至于輔導機構,大家也是自己斟酌。小編在這里說一句不打廣告的話,小北的綜合階段輔導質量還是非常高的。這一段大家要做的工作是:對照大綱—構建框架模塊---復習教材—背誦講義(也有牛人背準則的)。這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基礎積累。要達到的效果就是堆滿稻草,只等下面引燃的大火。
4、看真題,模擬題,培養解題思路,命題思路,找準考試感覺
一些小的案例模擬題可以隨著打基礎一塊進行,2009—2014年的真題最好還是單獨在考前抽出一個月進行練習。注協在網站上有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這個天下獨此一份,價值連城,希望大家好好珍惜,琢磨。做題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查缺補漏,夯實基礎積累,二是培養解題思路和考試能力。切不可陷入題海戰術,那反而是舍本逐末,緣木求魚。
2020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網絡輔導課程馬上去選課>> | |||
班?次 | 課程特色 | 價格 | 購買 |
全程普及班 | 夯基礎 穩扎穩打 | 420元/科/年 | 購買>> |
高效無憂班 | 跟上節奏 報考無憂 | 720元/科/年 | 購買>> |
專業經典班 | 經典1對1個性化輔導 | 3600元/科 | 購買>> |
高效無憂班(3年6科) | 3年6科連報 90%的考生選擇 | 3980元 | 購買>> |
全程普及班(3年6科) | 3年6科連報 90%的考生選擇 | 2200元 | 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