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綜合階段考前40多天,時間已經很緊張了,最后的階段如果還專注在六本教材,那恐怕通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快來看看這些已經通關的注會綜合考生,最后40天是如何選擇的?
蘇琪:我報了北京注協培訓網模考點評班,有兩次模考,重點突出也不一樣,基本上把這個考點都覆蓋到了。模考就是在機考現場的一個模擬。會有咱們專家老師的點評,咱們請到的都是實務老師,事務所一線老師,出題老師不是也是事務所的嘛,最能把握這個出題老師的思路,也能指導最新審計的熱點是什么。
田宇:注會專業階段可能是兩三個小時就答完了,綜合階段就是上下午各三個半小時,整個7個小時是否能堅持下來也需要在考前自己做一個適應,北京注協培訓網模考點評班分了兩套卷一、卷二,還原了整個的機考環境,通過測試后,還是把自己整個的不足暴露了出來,自己在考前的沖刺階段也是發現很多的漏洞吧,也是能提前做一個查漏補缺。
曹塬:7月份有一個完全模擬綜合考試現場,也是在計算機上面,包括在題量,答題的方式和實際考試是差不多,很接近的。老師也會故意的把題量加大一些,也督促大家在最后一個月里繼續努力吧。這兩次的模考,也增加了我50%的信心吧。提前熟悉考場的答題節奏和答題感覺,包括模考班點評反饋的時候,老師還提醒大家答題時有格式上的要求,答題的要點怎么捕捉。我覺著這是模考點評班我收獲比較大的地方。模考班還有個比較重要的地方,就是對答題節奏的一個掌握。比如說,一個小時我們能答出多少道題,那么我在實際考試中也能做到心中有譜。比如說同樣的一道題,大家都覺著自己答得不錯。因為我們同學模考考完下來也有交流,就是感覺這個題怎么答,但是可能最后分數出來,模考也是會打分的,說出來分差的蠻多的,就發現有人嚴格的按照答題要點的要求去一步步的作答,也有的人可能認為自己會了就簡單的寫幾句原因。有些最基本的要點并沒有包括到自己的答案中。這樣的會比較虧,但是能在模考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這樣的問題,那在真正地注會綜合考試中就不會因為這樣的問題而失分。
王巖:上機模考最重要的是到真正的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的時候你會有體力可以應付這個考試,如果上午三個半小時,下午三個半小時,中午那兩個小時你幾乎不能休息,你再換腦子,所以這九個小時對于每個考生來說是一個體力上極大的挑戰。如果你提前有過這樣的訓練,對考試會有極大的幫助,這就是我說機考的作用在哪里。如果說你記了很多知識點,考試上不能去展現,那我覺得一切都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