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會綜合階段考試僅剩下最后三個月時間,有很多考生反映,現在依然找不到考試重點,那么厚的六本書到底怎么學?哪些是重點?
注會綜合階段要考6科,來看看網絡上流傳的一張注會六科所需的備考時間表,如下:
那么,是不是注會綜合階段的備考時間是會計260+審計280+財管280+稅法200+戰略180+經濟法180=1380小時,如果每天你能抽出3個小時來復習,也就是需要460天才能復習完這六科,顯然是不可能的,從備考到考試,每個人能抽出的有效時間也就是200-300個小時。所以,這樣推算,是不是你不可能拿下注會綜合階段考試了?這推斷顯然也是不對的。
那么,究竟哪里出了問題?用專業的備考時間來對待綜合,本身假設條件就是錯誤的。備考注會綜合,不能再拿著專業的思路去備考了,不需要一科科的做題,不需要去看專業的真題,所以不用再去花費幾百個小時去備考每一個科目了。
北京注協CPA綜合階段實務專家張老師說過:有一些在注會教材中不是很重要的地方,在注會綜合考試中是比較重要的知識點。
比如股份支付的會計和稅法,而且是兩個稅的結合,像2017年考試中的售后回租結合營改增,新政策變化之后,會計和稅法的結合,像這種內容它往往不是說是一個深度,而是一個跨學科的一個理念上的安排。
還有一點就是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相對考的不是像我們注會專業階段考的那么細。比如說我們的稅法,可能你一個印花稅錯了,那么你后面的企業所得稅一定是錯的;你如果增值稅是錯的,那么你的城建教育附加包括后面的所得稅也一定是錯的,它是這種環環相扣的,有一點兒不會不對,你后面兒一定是沒有分數的。
這種情況下的話,我提醒大家一點,就是我們的注會綜合階段考試你一定要一個學科一個學科的各個突破。而不要像注會專業階段考試的時候,那種章章見題,每一章都會有習題出來,那種全面的、撒開了網、廣撒網式的學習,不是那樣的學習。
我還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注會綜合區的考試中,無論是上卷還是下卷有一點和專業階段考試中比較相近,就是對于新知識的考查點往往是比較超前,而由于我們的注會綜合階段考試比專業的考試還要提前一些,所以說在我們的注會綜合階段考試中,往往更具有對新知識點考察的前瞻性意義。
那么注會綜合考六科,海量的知識到底怎么學?
首先明確,注會綜合的考試重點和專業六科的考試重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專業考試主觀題和客觀題都有,綜合只考兩個大案例,上卷一個大案例,下卷一個大案例,根據案例后面的問題去有針對性的看案例,去案例中找問題的解決方法。那么,顧名思義,綜合的難點在分析案例上,所以說,備考綜合,不需要再去看專業的海量知識了。那么,是不是專業六科不需要看了?當然也不是,是有針對性的去看六科,是泛泛的看,有重點的看。
可能你會覺得,我這么說不是白說,還是沒說明白到底怎么看這六科海量的知識。當然,你得明白,究竟怎么看,這也不是小編幾句話能說完的,每個科目的重點在哪?六科在綜合考試的試卷中如何呈現?這些都需要老師來指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