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綜合階段和專業階段不僅僅表現在考試題型的不同,考試內容和備考思路也是大相徑庭。2019年考注會綜合階段的考生千萬記住“不能再用專業階段的備考思路去學習了”。
正確的CPA綜合階段備考思路
注會綜合階段的學習方法跟專業階段的學習方法和思路是大不相同的。
會計更傾向了原理的分析,很少有計算。
《會計》在注會綜合考試中的運用,不需要和專業階段一樣去寫分錄。《會計》更要把握住會計準則和文字表達這塊。關注一些會計處理的條件,而不是具體的計算。
審計則是更加注重實務的操作,風險的識別這些。
《審計》和《會計》一樣,要把握準則。牢記專業術語和審計準則的規定,學會識別風險和判斷,能夠對實質性審計程序熟練掌握,需要記憶的內容還挺多的。
稅法就更偏向于,你對稅收政策的理解,常規稅務你的處理能力。
《稅法》需要多看歷年試題,仔細看題目要求,回答的時候先下結論再闡述法條內容。《稅法》基本上注意這些就足夠了。
經濟法是更側重你對公司法這方面的理解記憶。
《經濟法》基本還是那些重點,比如發行條件要會,要學會運用相關的知識,看清題目的要求,沒有太多難點。
財管會有中英文的一起出現,這就不僅需要你中文好了。它的側重點則放在了,融資,等這方面的優缺點描述了。
《財管》需要記憶和理解的部分都有。比如優缺點是需要記憶,而一些企業價值、凈現值那些是要會分析的,建議大家一定要根據材料寫清楚分析過程,這樣才能拿到全部的分數。
而戰略這個科目,則是企業內控這些方面的知識。
《戰略》需要掌握的內容還是挺多的,比如戰略類型、SWOT、風險和內控等,還會涉及合并或者戰略模型的內容,要提高對這些知識點的掌握,就是要多接觸案例題。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專業術語和分析并引用案例中的信息,這樣就可以答好了。
正確的注會綜合備考思路應該是:專業到綜合再回歸專業的過程:
專業——綜合——專業
專業思路
首先,各位都是考過注會專業階段的,有些人考了很多年,有些人一兩年就過了。過的快的不要笑話過的慢的,相比之下,過的慢的每年都在重溫,知識的沉淀比較扎實了。但是,在開始注會綜合階段備考的初期,還是要梳理注會專業階段六科教材,將前幾年通過的六科知識完整串聯起來,通過跨學科(會計、審計和稅法三個科目)(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三個科目)知識的學習,了解科目之間的相關性。復習專業知識分兩個群組:會計、審計、稅法一起看;戰略、經濟法、財管一起看。
綜合思路
其次,找到歷年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的真題來看一下,了解綜合考試形式,以及跨學科知識的融合性。緊接著就是開展案例的練習,了解綜合案例的解答方式。
回歸專業
最后,就是要回歸專業,在第二階段未能突破的難題,在最后的專業回歸階段進行查漏補缺,鞏固提升。這一階段,利用前期的復習筆記學習是最佳選。
備考注會綜合,復習思路一定要找準之后再去有的放矢,否則做的都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