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業階段,注冊會計師考試包括了6門考試科目,每科成績有效期為5年。考生可以一次報考全部考試科目,也可選擇報考部分考試科目。每年報考2-3門考試科目,一般需要2-3年通過考試。如何快速通過注會專業階段6科?
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分為六個科目,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考生報考科目的順序和數量并無規定,充分給予了廣大考生的自主權,但這也讓很多考生犯了選擇恐懼癥。恐懼源于不了解,只需要明白以下三個問題,大家就能做到有糧不慌。
一、報考順序
這牽扯到各個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之間的知識點關聯。總的來講,經濟法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兩個科目,比較獨立,無任何財務基礎者也可報名;財務成本管理需要一定的現金流折現知識和其他邏輯推理的相關知識(某種程度上更類似于國外的公司金融學科);會計比較麻煩,需要儲備一定的初級會計學知識,學習起來才比較吃力;稅法的企業所得稅章節,會用到簡單的會計知識;審計的風險評估與應對會用到潛在的會計和稅法知識,會、審、稅的聯系比較緊密,且這三科也是以綜合階段的上卷形式出現。
二、報考數量
以下是比較普遍的情況,我們一一分析:
1、一次六科。這種情況適用于考生基礎較好,有大量的復習時間全職備戰,且迫切需要盡快拿到CPA證書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光添彩。但這種情況復習的難度可想而知,知識量特別大,記憶難度增加,北北不建議這種方式。
2、一次一科。這種情況適用于基礎比較薄弱,抱著通過考試維持自己學習狀態的考生。這種方式拿證周期長,潛在的時間機會成本很高,況且這么長的戰線會讓自己的人生長時間不能放松,在最后的綜合階段考試中,因為前面的科目大多遺忘,也處于不利情況。因此,北北同樣不建議這種方式。
3、一次二科或三科。北北最推薦這種方式,可以每年三科,兩年通過;也可以先報二科,第二年有經驗的時候再報四科;或者每年二科,三年通過,這就要看考生自己的實際情況了。
三、科目搭配
這個問題由報考數量這個問題催生。既然一次要報多科,那么怎么搭配呢。一個總體的原則是根據各科的不同特點,讓大腦各個區域得到充分的輪換休息,這樣才能保持比較高效的學習效率。比如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和審計都是篇識記和背誦的科目,一起報這三科會讓大腦在復習時得不到輪換休息,可能就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注會報考科目在線生成器>>
四、良心建議
根據上述解析,北北的建議如下:
1、每年二科:會計+經濟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稅法。
2、每年三科:就按綜合階段的鑒證業務和咨詢業務分類備考,會計+審計+稅法、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