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的最后關鍵時段,一般在現在這個時段,是注冊會計師考生補缺補差的最重要的時刻,也是最后的時刻,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為各位注會考生準備了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點聚焦】,它涵蓋了注會考試六科大部分重點知識點,本篇為審計科目核心考點。
【知識點】審計風險
一、重大錯報風險
1、兩個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1)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
?、倥c控制環境有關,如管理層缺乏誠信;也與其他因素有關,如經濟蕭條。
②難以被界定于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披露的具體認定,反而增大了任何數目的不同認定發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③考慮由舞弊引起的風險特別相關。
(2)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考慮此類風險有利于注冊會計師確定認定層次上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
【注意】
重大錯報風險只能評估,不能改變。
2、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
類別 | 概念 | 證據數量 |
固有風險 | 是指在考慮相關的內部控制之前,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易于發生錯報的可能性 | 評估的固有風險越高,所需審計證據越多 |
控制風險 | 是指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發生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沒有被內部控制及時防止或發現并糾正的可能性 | 評估的控制風險越高,所需的審計證據越多 |
【注意】
這兩種風險屬于認定層次的風險。
二、檢查風險
檢查風險,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為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實施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
【注意】
? 檢查風險可以降低,但不能降為0。
? 審計風險既定的情況下,可接受的檢查風險和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呈反向關系。
三、審計的固有限制
1、財務報告的性質
財務報表項目涉及主觀決策、評估或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并且可能存在一系列可接受的解釋或判斷。
2、審計程序的性質
獲取審計證據的能力受實務和法律上的限制:
(1)管理層或其他人員可能有意或無意地不提供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或注冊會計師要求的全部谷信息;
(2)舞弊可能涉及精心策劃和蓄意實施以進行隱瞞;
(3)審計不是對涉嫌違法行為的官方調查。
3、在合理的時間內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審計的需要
(1)計劃審計工作,以使審計工作以有效的方式得到執行;
(2)將審計資源投向最可能存在重大錯報風險的領域,并相應地在其它領域減少審計資源;
(3)運用測試和其他方法檢查總體中存在的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