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備考以至中旬,想必各位應該有一些學習的心得了。通常有部分人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覺著自己學習的不錯,但是做題就會很困難,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深入的探討一下,好好的理一理思路,有待拔高。
1、看書時第一遍不要看得太細,要粗略地看,這樣看的目的是為了將教材的相關內容大概了解一下,因為有些內容得用到后面的知識才能理解,仔細看前面的內容可能無法理解,所以了解后知道哪一部分與后面的內容能對應上;
2、第二遍要對教材精讀,對于理解差的同學最好寫一下筆記加深理解,同時做同步習題,看書時多問幾個為什么?
3、對于前面看過的東西,如看到第三章時還要回來看要看一下第一章的內容,看書時先做原來沒有做過的習題(原來做過的也可以的),這時看一下自己對于那些前面看過的東西忘了多少,忘了的原因是什么,是沒有理解,還是自己原來看書時沒有看到位,看其他章節時也采用上面滾動的方法,這樣學習會加深印象;
4、第三遍看書時,仍然是精細地看,這時要多做一些綜合題,將教材各章節的內容之間的聯系結合起來學習;
5、到2017年5月份之前,所有要看的內容全面結束,這時新的書也出版了,此時放下舊書;在看書的候注意當年國家相關內容的變化;
6、2017年7月份之前將所有的新書全部看完,此時關注相關的模擬試題,相關的模擬試題一出來就馬上就做,模擬試題的分數線自己定為及格分數為80分,如果達不到這種程度自己視為自己在考試時會不及格的(當然這并不是等于考試時不及格,只是平時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作模擬題時按時間要求來做,每一次都視為一次考試對于做題時發現不會的,絕對不能看書不會就不會了,時間一到不管答沒答完立即停筆,然后將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核對,對于和標準答案不一樣地方你認為自己對的而答案是錯的,及時關注誤勘的內容,尋求正確答案;或及時向老師尋求援助!
7、在8月初將全部模擬試題做完(不包括還沒有出來的那部分),做在模擬題時用一張紙寫出來每一套題你做錯的原因是什么,做下一套時絕對不能在犯相同的錯誤,對于出現的錯誤及時看書馬上學會;模擬試題做完后此時要返回來再看書,看到每一個知道點時想一下我以前做過的題中哪一道題是對這個知識點的練習,如果此知識點在此條件上再合理改一下又如何處理呢?
8、上面的所有內容都處理完以后,在不看書的狀態下將教材全部內容都說出來,自己能舉出例題并且講出相關內容,能將教材相關內容都聯系起來;當然這里是理解的記憶,不是背下來,如果是背的我認為是考不過去的;
9、最后做考前出的模擬試題,對于不會的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
10、對于上面的所有內容都是理解記憶,不要死記硬背,如果死記硬背注冊會計師考試我想過去的可能性是“或有事項”中的極小可能即5%以下;
11、考試前一兩天一般情況下最好是不再做題,此時全面看一下書,心態要好或者出去玩就等著考試了,上考場時要自信相信自己是這個考場中學得最好的,我一定能過去的,沒人比你學得的再好;
12、舉一個小的例子談學習的方法:
對于存貨跌價準備許多考生都是記住公式套著算,一定要理解,如求一只礦泉水瓶子的可變現凈值,公式:可變現凈值=預計的售價-進一步的加工費用-預計的銷售稅費,我想問的是為什么用這個公式,實際上是應用是“資產評估學”中的最佳使用效益原則,實際上單獨賣給收廢品的也能賣上一角錢,但那不是他的最好利用,所以才用上面的公式,實際上裝入瓶中的水是進一步加工費用,將來銷售時的城建稅教育費用附加(此時與稅法聯系在一起學)是預計的銷售稅費要減去;對于預計的售價教材中提到了合同價和市場價,假設合同中規定每瓶是1元錢,但是對方沒有在合同規定期內提貨同時合同規定的是可以執行政府指導價,這時就不能完全用原來的合同價了應該用提貨時的市場價(此時與經濟法中的合同法聯系起來),同時在看這部分時你再想一下審計中的內容如注冊會計師現在此處執行怎樣的符合性測試,執行實質測試時用哪些審計程序,如果用監盤程序如何進行監盤,對于特殊的存貨又如何監盤等等,這些問題都要聯系起來如果考五科實際上用平時的四科時間就可以了,能省一科的時間;還有在計算可變現凈值時你也應該想到財務成本管理中的存貨周率是如何計算的及計算時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及該指標的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如何應用他,存貨周轉率這個指標在審計中的復核性測試是怎樣應用的;可以說上面的內容將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五個科目全部都聯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