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目分析
注冊會計師《審計》相對于其他五個科目來說,由于內容較為抽象,一些沒有實務經驗的考生在初次學習時容易產生不知所云的感覺,所以通常都要做好第一年無法通過《審計》考試的準備。那么,為什么《審計》科目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如此艱難的情況呢?我們現就《審計》科目進行分析后,結果如下:
(一)內容晦澀難懂
由于CPA《審計》教材的編制是以《審計準則》為依據,同時參考了《企業會計準則》,這里兩大準則的標準化和規范化非常明顯。其中,《審計準則》的內容相對來講不易理解,專業術語較多。而《審計》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通過對準則中的專業性內容進行了一定的解釋和翻譯。盡管如此,有些內容仍然很難理解,學習很多遍還是存在云里霧里的感覺。
(二)偏向實務化
如果是沒有實務經驗的考生,在學習審計時總能感覺到內容很空洞,對于審計流程、考慮原則、具體實施等只有模糊的認識,甚至在反復學習的過程中常常陷入死角。同時,主觀判斷的內容較多,在沒有實務經驗的情況下,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必須要逐步培養實務處理的感覺,例如在風險評估、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的確定等。
二、考試情況
在往年CPA考試中,題型幾乎變動不大,一直以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綜合題四種類型為主。除英文作答的加分內容外,分值的比重基本維持在客觀題和主觀題各占一半。
結合歷年的考試經驗,從題型入手對考試情況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1、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內容主要來自于教材本身,大部分題目都是原文的轉述,只是個別題目涉及到知識點的延伸,例如判斷審計程序、判斷職業道德等內容。
2、簡答題一般為分析性題目,涉及到簡單的實務內容,難度適中,例如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分析、質量控制等。有時,簡答題中也會涉及到一些較為簡單的計算題,例如審計抽樣。
3、綜合題一直都是難度最高、不易拿分的部分,通常實務性很強,旨在做到理論與實務的高度結合,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例如2013年的綜合題,涉及到審計計劃、風險評估、內部控制的合理性、審計意見類型的判斷等非常具有實務性和主觀判斷性的內容。
題型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單選題 |
25×1=25 |
25×1=25 |
25×1=25 |
多選題 |
10×2=20 |
10×2=20 |
10×2=20 |
簡答題 |
36+5=41 |
36+5=41 |
36+5=41 |
綜合題 |
1×19=19 |
1×19=19 |
1×19=19 |
三、學習方法
因為CPA教材的內容不僅晦澀難懂,專業術語也較多,在對知識點不理解的基礎上死記硬背并不是最合理的方式。為了使考生更順利地進行后續的學習,在這里有一些學習相關的技巧和建議送給大家。
1、初次學習“必預習”。
《審計》科目較難掌握的這一特點要求考生在初次學習時,一定要提前進行預習。尤其對第一遍看書時發現的不易理解的專業術語和易混淆的知識點要進行標注,在后期的反復學習中有著重性并及時地解決這些疑惑問題。
2、教材學習“有三遍”。
《審計》教材的厚度是考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煩躁情緒的潛在原因,內容如此之多。在學習審計時,教材反復研讀三四遍,甚至課件看上三四遍都是正常的。但不論教材反復看多少次,考生都必須要求自己在每一次的學習中有不一樣的體會和收獲。尤其每次學習時,隨著知識的深入必定產生更多的疑惑,一定要保證自己對所學知識有扎實的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避免后期學習中容易產生生搬硬套的情況。
3、搭配習題“做中學”。
學習中最不得忽視的就是搭配習題進行知識運用的訓練和鞏固。在進行習題練習時不僅能夠幫助考生對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在實際演練中達到一定的應試訓練效果,當然,機考模擬的效果更顯著。考生也要培養自己在做題中發現問題的能力,對自己掌握不足的知識點有所了解之后,還要有側重的進行定期復習。
4、理解背誦“拒偷懶”。
《審計》科目中晦澀難懂的專業語言以及海量的背誦內容,極易引起考生煩躁的情緒和懈怠的心理,雖然歷年中不乏考生對所學內容死記硬背通過考試,與其在痛苦中掙扎不如在快樂中學習。當遇到確實無法理解的大段背誦內容時,先確定不理解的根源所在,結合老師的講解和相關答疑,確保對知識點有所理解后再背誦,不僅記得快也記得牢。
5、思考總結“必勿缺”。
對于教材中不斷出現的大篇幅內容,如果能夠善于運用自己的思維,將知識點轉化為自己所能理解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概括,這時對《審計》科目的學習可以說是達到幾近通透的程度,考試不僅易如反掌,在實務運用中也會更加行如流水。思考與總結的能力能夠判斷出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
6、角色轉換“正心態”。
考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單單以考生的身份,還要把自己當成一名合格的注冊會計師,從注冊會計師的角度入手思考、分析和判斷問題。沒有實務經驗沒關系,教材和老師所講的內容都是一名合格注冊會計師處理實務問題該怎么做、會怎么做,而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需要把自己的角色轉換一下。這樣不僅能夠培養自己理解知識和處理實務的主觀感覺,而且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學習心態。很多考生無法端正心態的原因在于他們認為自己想要成為合格的注冊會計師,由此產生了學習上的壓力和心理上的負擔,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將自己作為一名已經合格的注冊會計師,不僅能夠更加積極向上的學習,還能不斷訓練自己具備合格注冊會計師的知識修養和氣質,何樂而不為。
其他考試科目難度分析及備考策略:《會計》 《經濟法》 《稅法》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