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應考慮的因素 |
||
法律限制 |
資本保全的限制 |
規定公司不能用資本(包括股本和資本公積)發放股利; |
企業積累的限制 |
規定公司必須按凈利潤的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公積金; |
|
凈利潤的限制 |
規定公司年度累計凈利潤必須為正數時才可以發放股利,以前年度虧損必須足額彌補; |
|
超額累積 利潤的限制 |
由于股東接受股利繳納的所得稅高于其進行的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于是許多國家規定公司不得超額累積利潤,一旦公司的保留盈余超過法律認可的水平,將被加征額外稅額。 |
|
無力償付的限制 |
基于對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如果一個公司已經無力償付負債,或股利支付會導致公司失去償債能力,則不能支付股利。 |
|
股東因素 |
穩定的 收入和避稅 |
依靠股利維持生活的股東要求支付穩定的股利, 高股利收入的股東為避稅反對發放較多的股利。 |
控制權的稀釋 |
持有控股權的股東希望少分股利,多留收益,少增發新股。 |
|
公司因素 |
盈余的穩定性 |
盈余穩定性強可以支付較高的股利;穩定性弱則一般采取低股利政策。 |
公司的流動性 |
流動性低時一般不能支付太多股利; |
|
舉債能力 |
舉債能力強可以采取較寬松的股利政策;舉債能力弱往往采取較緊的股利政策; |
|
投資機會 |
有良好投資機會時多采取低股利政策;處于經營收縮的公司多采取高股利政策; |
|
資本成本 |
保留盈余(不存在籌資費用)的資本成本低于發行新股。從資本成本角度考慮,公司有擴大資金需要時應采取低股利政策; |
|
債務需要 |
有較高債務償還需要的公司往往減少股利的支付; |
|
其他限制 |
債務合同約束 |
公司的債務合同,特別是長期債務合同,往往有限制公司現金支付程度的條款,這使公司只得采取低股利政策; |
通貨膨脹 |
在通貨膨脹時期公司股利政策往往偏緊。 |
編輯推薦:2015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