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
||||||||||
初始確認 |
企業發生外幣交易的,應在初始確認時采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 |
這里的即期匯率可以是外匯牌價的買入價或賣出價,也可以是中間價,在與銀行不進行貨幣兌換的情況下,一般以中間價作為即期匯率。 |
||||||||
【提示】重點且易考內容: 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采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
||||||||||
期末調整或結算 |
貨幣性項目 |
貨幣性項目是企業持有的貨幣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
||||||||
貨幣性項目分為貨幣性資產和貨幣性負債 |
貨幣性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 |
|||||||||
貨幣性負債包括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 |
||||||||||
期末或結算貨幣性項目時,應以當日(資產負債表日/結算日)即期匯率折算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
非貨幣性項目 |
非貨幣性項目是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如:存貨、預付賬款、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基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
|||||||||
1.歷史成本計量的非貨幣性項目 |
對于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 |
|||||||||
2.存貨 |
對于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如果其可變現凈值以外幣確定,則在確定存貨的期末價值時,應先將可變現凈值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 |
|||||||||
3.公允價值后續計量的非貨幣性項目 |
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 【提示】 公允價值變動和匯兌損益均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無需區分單獨核算。 |
|||||||||
|
外幣兌換業務(人民幣與美元兌換為例) |
|
賣出外幣 |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美元金額×銀行買入價】 財務費用【差額】 貸:銀行存款——美元【美元金額×即期匯率】 |
買入外幣 |
借:銀行存款——美元【美元金額×即期匯率】 財務費用【差額】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美元金額×銀行賣出價】 |
【提示】 |
財務費用始終在借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