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當設置“實收資本”科目,核算企業接受投資者投入的實收資本,股份有限公司應將該科目改為“股本”。
“股本”科目核算股東投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在采用溢價發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應將相當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記入“股本”科目,其余部分在扣除發行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后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實收資本增加的會計處理 |
||
增加資本的一般途徑 |
一是將資本公積轉為實收資本或者股本。 |
借:資本公積——資本(股本)溢價 貸:實收資本/股本 |
二是將盈余公積轉為實收資本。 |
借:盈余公積 貸:實收資本/股本 |
|
三是所有者(包括原企業所有者和新投資者)投入。 |
借: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 貸:實收資本/股本 |
|
股份有限公司發放股票股利 |
股東大會批準的利潤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辦理增資手續。 |
借: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 貸:股本 【提示】 接受股票股利的一方,不進行賬務處理,但應該在備查簿中登記。 |
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利 |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利息調整)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
|
企業將重組債務轉為資本 |
借:應付賬款 貸:實收資本/股本 資本公積——資本(股本)溢價【或者再借方】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差額】 |
|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的行權 |
借:銀行存款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
實收資本減少的會計處理 |
|||
實收資本減少的原因 |
一是資本過剩; |
||
二是企業發生重大虧損而需要減少實收資本。 |
|||
一般企業減資 |
按法定程序報經批準減少注冊資本。 |
借:實收資本/股本 貸:銀行存款等 |
|
股份有限公司 |
回購本公司股票 |
借:庫存股 貸:銀行存款 |
|
注銷 庫存股 |
回購價格>回購股票面值總額 |
借: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庫存股 |
|
回購價格<回購股票面值總額 |
借:股本 貸:庫存股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
【提示】
“庫存股”是所有者權益的備抵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