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會計師事務所:
現將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印發《 < 中國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制度 >補充規定 》的通知(會協 [2008] 67 號)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同時,結合北京地區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的情況,補充通知如下:
一、申請內部培訓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在確保培訓質量的前提下,注冊會計師人數標準為不低于30名。
二、協會每年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繼續教育情況進行抽查,檢查內容詳見《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繼續教育監督檢查實施方案》( 京會協 [2007]070號)。
三、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必須有 10%的注冊會計師參加協會組織的面授培訓。
四、從外省市協會轉來的注冊會計師,在 11月1日以后辦理轉所的,必須同時提交當地協會確認的本年度完成培訓學時證明。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國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制度》補充規定
為了進一步落實行業人才培養"三十條",提高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質量,根據行業培訓工作實際,現就《中國注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制度》(以下簡稱《制度》)作如下補充規定:
一、為了積極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在繼續教育中的基礎作用,符合《制度》第十三條規定的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開展的內部培訓,可以確認其有組織形式的繼續教育學時。
事務所申請內部培訓資格,原則上應符合《制度》第十三條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地方協會)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確保培訓質量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注冊會計師人數標準,但最低不得少于30名。
各地方協會在確認事務所內部培訓資格時,要建立健全資格審查制度和考核評估程序,要在考核事務所數量和規模條件的同時,對師資配備、培訓條件、培訓效果等開展定期考核和同業互查,以保證事務所內部培訓的質量。
各地方協會應及時將其認可的具有內部培訓資格的事務所名單報送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
二、為拓寬培訓渠道,提高培訓工作效率,各地方協會可根據實際情況,試行組織開展視頻點播形式的繼續教育,并制定和完善相關管理規定。
在保證培訓質量和學習效果的前提下,地方協會可以確認注冊會計師參加視頻點播的學時。視頻點播學時依據《制度》第五條中"其他形式"繼續教育進行確認,每個培訓周期確認的視頻點播學時數不超過32個。
對于當年僅參加視頻點播培訓的注冊會計師,由地方協會組織統一考試,檢查培訓效果。成績不合格的應參加強制面授培訓。
事務所根據規模及內部管理情況,應當有一定比例的人員必須參加面授培訓。事務所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參加一定數量的面授培訓。
三、事務所分所注冊會計師接受總所培訓,應當提前向分所所在地方協會報備。完成培訓后申請確認學時的,應在取得相應的證明材料后,報分所所在地方協會確認和記錄所獲得的學時。
四、注冊會計師未完成繼續教育學時,且存在《制度》第十條規定情形的,經所在地方協會批準,可以不參加當年度的繼續教育培訓。
在培訓周期第二年上半年新注冊的注冊會計師,注冊當年應完成不少于30個學時的繼續教育培訓。
五、參加《制度》規定的繼續教育,是注冊會計師保持執業水平、職業道德和職業勝任能力的必要途徑,也是注冊會計師享有的基本權力和應盡的會員義務。各地方協會應嚴格貫徹落實《制度》要求,注冊會計師在繼續教育過程中未達到相關制度規定標準和培訓項目管理要求的,不予確認學時。
六、對于未完成繼續教育學時,且不符合《制度》第十條規定情形的注冊會計師,由地方協會進行公告,并限期接受強制培訓。
七、各地方協會應完善培訓管理手段,充分利用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及時完整地錄入培訓項目信息,確認和登記本地區注冊會計師參加繼續教育的完成情況。
八、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培訓制度,加大對培訓工作的投入,尊重和保障注冊會計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力,敦促注冊會計師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并將有關情況納入員工考核體系之中。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通過行業信息管理系統,報備培訓相關材料,包括:上年度內部培訓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上年度培訓經費預算及執行情況等。"
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